- Aug 31 Wed 2022 00:14
有神祕嘉賓!具俊曄嗨炸S2O
- Aug 29 Mon 2022 01:07
護腰別亂買亂用!專業醫師教你選購 使用不超過這時間
- Aug 29 Mon 2022 00:02
南部早餐常客,「城市」找的到
相信許多北漂的異鄉人在選擇早午餐時,在菜單上永遠都是三明治、漢堡或中式早餐的燒餅、油條, 就是難尋到南部人來說早餐店最常見的鍋燒麵美味的選項。
但城市漢堡的「什錦鍋燒麵」不僅把南部味帶上來,且是常態性固定產品。 除了有鍋燒意麵另外提供烏龍及雞絲麵可選擇,鮮美湯頭搭上豐富配料,營養均衡。
- Aug 28 Sun 2022 01:23
全國泰雅族運動會圓滿閉幕 明年相約復興區見
- Aug 28 Sun 2022 01:18
2022 PSBH全球跨校松 鏈結新創生態系並落實大學永續發展教育

【威傳媒記者孟憲玉/台北報導】
2022 PSBH (Problem Solving for Better Health)跨校國際問題解決松全球創新挑戰賽,今年度有15校50學系師生齊聚組隊參加,共有在地組與國際組共50組團隊。師資陣容堅強,包括來自PSBH計畫主持人臺北醫學大學生技EMBA許怡欣教授及台商資源國際集團楊雅婷執行長,大同大學吳志富副校長、林楷潔助理教授、姚詠文助理教授及陳榮志助理教授,東吳大學社會資源處姚淑文社資長、謝蕎卉主任及周守恩副主任,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吳麗君院長、陳蕙芬教授、詹元碩教授及唐功培副教授等超過160位跨國、跨校、跨域的指導老師、場域業師和修完北醫大跨領域學院「PSBH解決問題、促進健康微學程」的青年夢想導師群及跨校助教們投入。
- Aug 27 Sat 2022 01:36
導致筆記本電腦癱瘓!珍妮‧傑克遜這首歌的秘密在哪裡
- Aug 27 Sat 2022 01:15
國際巨星設計 特仕版偉士牌台灣上市
- Aug 26 Fri 2022 01:29
How to pick the right investments for you
- Aug 26 Fri 2022 00:47
好不容易從癌症倖存還有可能耳聾? 最新研究:50%接受化療者出現聽力損傷
癌症的療程,已經是非常艱苦,根據外媒U.S. New的報導,化療藥物恐會對聽力造成影響。 在一項針對273名癌症倖存者的新研究中,研究人員發現超過一半的人出現嚴重的聽力損失,即便他們自己沒有意識到這一點,研究人員強調這些患上常見癌症的人也應當進行聽力測試。 研究的第一作者Steven Cheung教授表示;「對於患有睪丸癌、頭頸癌的成年人,聽力損失可能與服用鉑類抗癌藥物(platinum drugs )有關。研究首次證明,在四種最常見癌症中倖存下來的人,普遍出現聽力損失和耳鳴問題。」 這些問題在接受不同類型化療藥物的人身上也發現了,教授補充:「除了鉑類藥物,還有另一類被稱為紫杉醇(taxanes)類的化療藥物,都對聽力造成了損害。」鑒於這兩類藥物的化療方案最為普遍,最常用於治療大多數的癌症,臨床醫生以及癌症患者都應該注意聽力問題,通常只有化療兒童會接受聽力測試,成年人則不會。 這項研究於7月27日在線發表在《BMJ支持與安寧治療》上,研究人員調查了273名大約五年前完成乳腺癌、胃腸道癌、肺癌和婦科癌治療的患者,他們的平均年齡是61歲。通過聽力圖的測試,調查人員發現,超過50%的人有明顯的聽力損失,超過35%的人報告有耳鳴。 有的參與者提及,他們的日常活動如聽聽電視或廣播、與家人和朋友交談、或在餐館裡談話時,聽力都出現了中度甚至嚴重的障礙。另外,部分患有耳鳴的人表示這種情況讓他們難以集中注意力或放鬆,影響了情緒及生活樂趣,甚至是睡眠。 有31%的參與者否認出現聽力損失,但聽覺測試卻發現其聽力有障礙。 「雖然有些人往往會低估聽力問題,但研究結果表明,癌症倖存者確實需要測試聽力。」專家提醒,使用鉑類和紫杉醇類藥物導致的聽力損失是永久性的,但患者可以通過使用助聽器改善情況,根據研究,目前只有17%的倖存者在使用助聽器。 研究作者建議,臨床醫生需要在常規基礎上推薦倖存者進行聽力測試,可在化療之前、期間和之後進行聽力損失和耳鳴的評估;患者也應向專家進行常規篩查和隨訪。 延伸閱讀口臭,戴口罩更臭!專家指導:十條擺脫口臭的小秘訣小腿肚緊繃不一定是抽筋! 周邊動脈疾病延誤治療恐截肢
- Aug 25 Thu 2022 01:00
吃很多蔬果還是便秘? 營養師:少做了「這件事」才出現反效果!
「醫師,我一天大便2~3次正常嗎? 每次吃完就想大便。」近日,名漾玉璽中醫診所院長王心眉分享,夏天一到,很多人都來資訊排便相關的問題。 每個人腸胃蠕動速度不同,每個人因為飲食、生活習慣會有不同排便的次數,有的人比較容易排便有的則相反。那麼,正常排便是什麼樣的呢?王心眉指出,按次數來說,一天排便1~3次,一週3次的範圍內都算正常;如果一週內次數低於3次,排量少、排便困難就是便秘。 有些人由於便秘會感受到腹脹、腹痛、食慾不振,甚至會長痘痘,心情也會大受影響。實際上,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,主要是這六種: 飲食缺乏纖維質,腸道蠕動慢 飲水不足,造成糞便乾硬 運動缺乏,腸道蠕動功能下降 精神壓力 年長者消化系統退化,蠕動功能下降 服用藥物副作用 王心眉指出,腸胃蠕動和吃進去的食物最有關聯,多一點纖維質排便就會更順暢。燕麥、黑棗、李子、木瓜、莓果、奇異果、奇亞籽、地瓜葉這些都是有助於排便的食物。 然而,有些人平時吃很多纖維質,還是便秘!王心眉解釋,這是因為少做了這件事——多喝水。腸胃蠕動也和喝多少水有關,因為纖維質與水分是有互相牽引的作用的:纖維質吸收水分會膨脹,使糞便體積增大,幫助腸道蠕動;相反的,多吃纖維質卻沒有同步補充足夠的水分,纖維質就會變得又乾又粗,反而會出現反效果。 夏天氣溫高,水分散失快,流汗又多,王心眉提醒:「喝水不夠就容易便秘!」不過,喝水時也要注意,最好是小口小口喝,讓腸道慢慢吸收,才會真正補充到身體的水分。一次灌太多的水,就像下暴雨一樣,土壤來不及吸收,造成洪流流到出海口,拼命灌水只會加速排尿速度,喝下去的全都流失掉了。 本文經 王心眉醫師 臉書粉專 《王心眉醫師》 授權報導 延伸閱讀三酸甘油脂過高? 專家提醒:護肝、防癌要這樣吃女性應多吃香蕉、鮭魚 專家:高鉀飲食有助於預防心臟病